据内眦赘皮类型和轻重程度来选择具体术式: 一、皮肤切除:范围不大的内眦赘皮,使用单纯切除的方法。设计切口及预切除皮肤范围,使内眦角外露。切口据实际情况呈弧形、双弧形、“W”形、横“V”形,尖端向鼻梁等。“L”形皮肤切除:仅用于倒向型内眦赘皮。 优点是术式简单,易于操作。缺点是易留瘢痕,因为切除了皮肤术区切口处张力较大。 二、“Y-V”成形术:适用于较为严重的内眦赘皮或伴内眦间距增宽者。“Y”柱位于内眦角水平中线,缝合后创面呈横“V”形。 优点是瘢痕相对少,方法简单。如果内眦赘皮严重,可处理内眦韧带及内侧眼轮匝肌,行切除或折叠缩短缝合。 三、皮瓣换位法:此类手术为临床最常用方法,其具体术式也灵活多样。其术式大体分为:单“Z”成形术、双“Z”成形术、四瓣法、矩形瓣法等。 优点是换位效果较为理想。缺点是术后可能遗留明显瘢痕。 四、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:目前为最理想的方法,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不同程度的内眦赘皮。切口同样可选择原重睑线延伸到内眦赘皮嵴上的线,设计新重睑线的内眦点,暴露出内眦赘皮的内外两面及赘皮在上睑的起点。切除修剪赘皮多余皮肤、修整皮肤使之平整。 五、赘皮下眼轮匝肌切除皮肤深固定法:以切除赘皮下过多的眼轮匝肌为主,将赘皮处皮肤上下唇缝合固定于深部组织上。切口可选择重睑线延伸到内眦赘皮嵴上的线,术后切口不明显。 总之,矫正内眦赘皮的方法有很多。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,也可在重睑术的同时处理内眦赘皮。 切开内眦赘皮时,切口不要过深,防止伤及泪小管。要细线无张力缝合。术后涂消炎眼膏,防止感染。不能忽视术后的瘢痕形成,术式选择应尽量将瘢痕减少到最小。
|